目前分類:善知識系列 (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記憶人人hold得住

記憶人人hold得住從平凡人到記憶冠軍的真實故事

Moonwalking with Einstein: The Art and Science of Remembering Everything

作者:喬許‧佛爾(Joshua Foer)

譯者:謝佩妏

文章標籤

oakc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導論

   五○年代一個黑暗的晚上,我從自己床上狂奔到父母房門口,蜷縮在那裡,心有餘悸卻依然半睡半醒。我那時大概五歲,那個夢魘生動的影像至今仍記憶猶新。它看起來是如此真實:一條蛇盤繞在我的床上──儘管我的父母再三保證這只是一個夢,卻安撫不了我。

  這是我最早的夢記憶之一。這個夢貫穿我整個童年和青少年時期,不斷重複又重複,甚至現在我已漸入中年還會偶爾出現。夢是什麼呢?一個關於蛇的夢不斷重複是否具有特殊涵義?或許蛇是潛意識的使者,抑或是兒童早期性的激發,還是與被稱為龍族(nagas,生活在水裡的蛇形眾生)的另一類型眾生的溝通?也許夢只能在夢者的生活脈絡中來解讀,因而具有特定的個人意義。

  根據夢境工作(dreamwork)大師,原型素材(archetypal material)、個人的憂慮與關切、對未來的預知、與其他層面眾生的交流,在夢中都是可能的。然而,這項說法應修正為僅少數人遭遇這種範疇的夢經驗,對大多數人而言,作夢只是單純就夢者期望、恐懼與個性之脈絡內,白天印象的重新改寫。

  在一九五○年代,儘管出現少數哲學家和當代思想家,對作夢持有新鮮的興趣,但對大多數美國人,包括我來說,檢視夢境並無太大意義。對這個主題漫不經心的狀態,很快就隨著六○年代的劇變而改觀。肇因於這十年的戲劇性變化,來自集體與個人危機的嚴峻考驗,以及同時期瑜伽和各種禪修形式的盛行,使得夢的覺知開始在大眾文化中,也在我自己身上重新發聲。

oakc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簡介】一種特別的力量

   力量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呢?為何多數人願意不顧一切獲得力量?即便我們本身沒有意識到,但多數人其實都在努力地要握有力量,以為擁有力量就能掌控人生境遇,以為力量會帶給我們最想要的東西:自由與快樂。

  我們的社會對力量的定義十分狹隘,多半是指財富、事業成功、名聲、體力、軍事強權、政治操控等。然而,親愛的朋友,其實還有另一種力量,那就是有能力在當下快樂,免於沉溺、恐懼、絕望、歧視、憤怒、無知,這種力量才更為強大,也是人人與生俱來的權利,無論是知名人士還是無名小卒,富人還是窮人,強者還是弱者,都能擁有這種力量。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種特別的力量。

  大家都想要擁有權力又成功,但是如果獲取及維繫力量的動力耗盡我們的心力,讓人際關係變得緊繃,那就永遠無法真正享受到事業或物質上的成功,這樣根本不值得。把日子過得深刻,過得快樂,有時間照顧所愛的人,也是另一種成功,另一種力量,而且也重要多了。真正重要的成功只有一種,那就是成功改變自己,轉化痛苦、恐懼、憤怒。這種成功、這種力量有益於自己和他人,且不會造成任何傷害。

  想要得到力量、名聲、財富並不是壞事,但是必須謹記一點,我們追尋這些東西是為了獲得快樂。要是有錢有權卻不快樂,那麼有錢有權又有何益?我們可以運用本書中簡單、具體、有效的原則,培養真正的力量。真正的力量就是大家都想要的當下自由、安全、快樂,而這對我們、家庭、社區、社會和地球都是有益的。

oakc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二十年前,有幸擔任宗薩欽哲仁波切(「高山上的世界盃」和「旅行者與魔術師」導演)的短期口譯,才剛接觸佛法一年的我,第一次從仁波切口中聽到一行禪師的名字,再加上仁波切總是以推崇的口吻提及禪師的睿智和包容,就如邱陽創巴仁波切(《東方大日》和《覺悟勇士》作者)稱呼鈴木俊隆禪師為他「新的靈性之父」那般,讓我對禪師生起了很大的興趣。有次在國外的機場等候班機,書店中的暢銷書櫃上正巧放著禪師的《生生基督世世佛》(Living Buddha, Living Christ)原文,信手拿來一看,直到差點趕不上飛機還愛不釋手,因為禪師的文字清新又清楚,內容平易且實用,毫無拗口的佛學名詞,卻又充滿著佛法智慧,這一點相信看過禪師著作的朋友都深有同感。

回到台灣之後,買了一行禪師的《見佛殺佛》來看,覺得禪師也有其精準而犀利之處,於是陸續看了一些他的書籍,雖然很想、卻都無緣見到禪師本人。有次當僑居美國的親戚要回來時,便請他帶回禪師的錄影光碟「步步安樂行」(Peace is Every Step),想知道這位神奇的人物究竟有何魅力。當然,家務和職業常常使我一天未完就已疲憊,更別說再花精神看佛法方面的影片──因此,儘管號稱學佛多年、佛書滿櫃,想的還是管教小孩的好招數,拜的還是自己家人的五臟廟,反正總有理由支持我汲汲營營於凡塵俗事。

  終於,那一天,翻箱倒櫃找出了這張光碟,趁著孩子午睡的空檔播放,看著看著不由自主地淚水滿眶,特別是一行禪師對著美國的越戰退休軍人侃侃而談的那一段,非常令人動容。說真的,禪師的英文有個腔調,使我必須非常專注才能聽懂,但是我發現其實根本不必聽懂他的英文,光是看著他的面容,便讓我想起觀音菩薩,那種悲憫的情懷和慈愛的眼神,只要願意接受他的肢體訊息,再多的抱怨或再深的敵意都可化解。這就好像《西藏生死書》的作者索甲仁波切談及他的上師頂果欽哲法王時,所提到的那種特質:你會因他的情感而融化。

  一行禪師在片中的一段話,便讓那些老士兵們當場落淚:有些美國大兵去越南打仗,並非自願,而是國會和人民的決定,你們為何要獨自悔恨?我遇到一位士兵,他因為越戰期間襲擊村莊時射殺了五個小孩,這情景使他十多年來都難以釋懷,每次他看到有小孩的房間,就會倉皇逃離。我告訴他,此刻有許多孩子瀕臨死亡,如果有藥物能夠救回性命,你就用藥物幫助他們;如果有食物能夠挽回生命,你就拿食物提供他們;你每做一次,可救回一個孩子,你做了五次,便救回五個孩子。如今每天有數萬名孩童因為缺乏食物而死亡,你何苦還因過去而羞愧不已?何苦只想著那五位已經去世的孩童?這麼多瀕臨死亡的孩子需要幫助,你現在就有能力改變這點。

  此後,我常會想到禪師在法國的梅村,那環境讓人好生嚮往;我也會想到,如果能讓東南亞柬越等國的受虐兒童到梅村居住,必然能安慰他們遭剝削而哀傷的無助情緒。才六歲的孩子,無論男女,因為某些大人的特定慾望,便遭人口販子賣到鄰國的妓院中猛打毒針、任人凌虐,這是《讀者文摘》在2005年六月的特刊報導「人間羞恥」所述,我也是從那年開始,自願成為宗薩欽哲仁波切所創救助亞洲貧童的「蓮心基金會」(Lotus Outreach)台灣聯絡人,就是希望別再有孩子被迫落入火坑,也期待集資集力能將受害者帶離人間煉獄。我深深相信,一行禪師和梅村的僧眾,以及佛法的力量,能夠治療許多人間的悲苦。

oakc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 本書是在重述幾世紀之前,偉大印度上師蓮花生大士的一小群弟子所聽到的故事。這位非凡上師的生平充滿了許多冒險事蹟與成就,更證得了最高的成就,即自心無垢、不壞之本性、剎那遣除所有的幻相,甚至是死亡的可怖幻相。據說蓮師是在一團虹光中從這個世界離去的,所留下的是許多彌足珍貴的教法和他的轉化歷程的描述,以利未來的弟子。雖然這則故事無絲毫改變,但任何聽聞它或將它牢記於心的人,卻可能會因此而有所改變;就像歷來所有的經典故事般,它帶你踏上了旅程,唯有如此,你才是主角,而結局也才掌握在你手中。

   因此,你在這裡所看到的這則故事,是你自己的;這是我們身與心、生與死的故事,也是我們以人身而存在的一個不可否認的真理。雖然我們知道生命的真相和死亡的無可避免,但卻甚少正視這個事實;即便知道,我們的習性卻是衝動地轉過身去。儘管我們不想面對死亡或其所引發的恐懼,但逃避這個令人為難的真相並不會對我們有所幫助,到最後,事實真相還是會追上我們。如果我們生生世世都忽視死亡,那麼死亡就會以大驚奇的方式來臨,在臨終的床榻上,我們不會有時間學習如何應付這樣的情境,也沒有時間培養智慧與慈悲,好善巧地引領自己通過死亡的地域,屆時,我們便只能勉力面對任何所遭逢的處境——那可是一場真正的賭局。

   我們為何要冒這種險呢?我們有機會選擇——我們可以做好準備以面對生命中最不安的時刻,或是毫無準備地遇上這樣的時刻。如果我們選擇直接直視死亡的真面目,那麼我們肯定可以將這個相遇轉化為甚深的體驗,而為我們的心靈之旅帶來不可言喻的利益;假如我們選擇去否認,那麼,當我們遇到死神時,我們將會像個天真的年輕人,帶著滿袋子現金走進一處深夜的賭窟,到了早上,我們變富有快樂的賭注會是多少?

   不管我們準備與否,我們都會遇上死神。這位偉大的神祇是誰?祂凌駕我們的威力又是如何?這位引發諸多恐懼的傳奇人物,其實僅是無常與因果,或稱做「業」的擬人化而已。在佛教典籍中,這位「神祇」是無敵的,在祂的戲局中沒人能打敗祂——除了智慧的真正擁有者以外,智慧殺掉了殺手,清理好桌面、帶著獎品離開。

  從遠古至今,許多文化都發展出口述與書寫文獻,其中饒富死亡和臨終的知識。在世界各地的智慧傳統中,有許多傳統都提出了一個問題:如何使死亡體驗成為更有意義、更具威力的關鍵,以聯繫自身更深或更高層次的本性?近幾年來,「死亡和臨終」已成為一個熱門議題,而「死亡」本身也成為一種行話,然而,儘管似乎有些人樂意談論死亡,卻沒有人真正想要面對死亡,也沒有人想要置身於死亡正在發生的環境中。伍迪‧艾倫曾說:「我並不怕死去,只是當它發生時,我不想身歷其境而已。」這反映出二十一世紀世界中許多人的心態,我們其實全都在企圖逃避死亡。我們害怕聽到死亡或正視死亡,更遑論體驗死亡了,因為我們已塑造出一種負面和恐懼的死亡文化意象;我們相信死亡是我們所有一切的終點,是失去所珍惜的每件東西,而我們的恐懼也阻撓著我們去了解自身的故事——那一則終歸是再生與解脫的故事。

oakc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JB0063-200.jpg 

離心之心

作者:竹慶本樂仁波切(Dzogchen Ponlop)

面對死亡,我們其實有機會選擇──

是做好準備以面對生命中最不安的時刻,或是毫無準備?

oakc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